在图书馆,做了半篇的翻译,头大。
于是放弃今晚认真学习的想法,又偷懒了。
在书架间溜来溜去,游记?散文?不想看,不想看。我想回寝室看阿加莎。
一想到以前如果我在八点之前提要回寝室娇会有的反应,怕。还是打消念头。决定随便找本书打发时间。
我继续在书架间游荡。就这样目光瞟到了一本书。《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》。
记得大一的时候很费劲地找过这本书,图书馆,书店。都没有。就在我都快忘了时就这样找到了它。
喜欢看《似水年华》的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本书?英送给文的那本,只是因为翻译版本不一样,那本是《我坐在琵卓河畔,哭泣》。
晚上回寝室后在被窝里借着手机的光看完了,很粗略地看。心里更多的是因往事的感动。
高中时看《似水年华》,被文和英的爱情感动着。以前在图书馆借书也常常会想,是否能在那一本书后看到那一双眼睛,那张脸?
乌镇也几乎被我认定是心中爱情的朝圣地,除了西藏。想着有一天能跟爱的人一起去,走文与英曾经走过的路。只是慢慢地都已经快忘了,乌镇在心里的感觉也一点点地淡去。在去过西塘去过周庄以后,大同小异的水乡已经吸引不了我太多的兴趣。只是现在,回想起他们的爱情,仍觉得隐隐的感动。
这是一本不错的书。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。因为“所有爱的故事都是一样的”。而书中有着许多的地方值得细细地品位。
书的开头很美,像一首诗。如一个网友说的,台湾版的译文似乎更好。
“我坐在琵卓河畔,哭泣。
传说,所有掉进这条河的东西,不管是落叶、虫或鸟羽,都化成了石头,累积成河床。假若我能将我的心撕成碎片,投入湍急的流水之中,那么,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,而我,终能将一切遗忘。
我坐在琵卓河畔,哭泣。
冬天的空气让颊上的泪变得冷洌,冷冷的泪又滴进了眼前那奔流着的冷冷的河里。在某些我看不见、也感知不到的地方,它将汇人另一条河,然後,再汇入另一条河,直至流到大海。
且让我的泪流到那麽远吧,这样,我的爱人将永远不会知道,曾有那麽一天,我为他而哭,且让我的泪流到那麽远吧,这样,或许我就能遗忘了琵卓河、修道院、庇里牛斯山的教堂、那些迷霁,以及我俩曾一起走过的小径。
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、山峦与田野,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。
我还记得我的『神奇时刻』,在那样的瞬间,一个『是』或一个『否』,就能永远地改变人的一生。只是,现在它似乎离我那样遥远,多难相信就在上个星期,我曾寻回我的爱人,而後,又失去了他。
在琵卓河畔,我写着自己的故事,你的手冻僵了,腿也麻了,没有一分锺不想停下笔来。
『想办法活下去。只有老人才不断回忆往事。』他说。
或许是爱让我们早早变老,我是变得年轻,如果,青春曾在我们身上停驻。然而,叫我如何不去回想那些时刻?而这也是我提笔之因才试着想将悲伤转成期待,将孤独化为回忆,这样,当诉说完自己的故事之後,我就能将它沈入琵卓河底,这是那位给找庇护之所的女人教我的法子。正如某位圣者曾说的,只有那时,河水会将笔下的火花泾灭。”
这是一本值得多看几遍的书。我拙劣的文笔很难描述出内心的欣喜与感动,以及看这本书时淡淡的忧伤。
